负鄙为艰,纵则不可。


出自:[唐代]韩愈所作《元和圣德诗》

拼音:fù bǐ wéi jiān ,zòng zé bù kě 。

诗句:负鄙为艰,纵则不可。

繁体:負鄙為艱,縱則不可。


《元和圣德诗》原文

[唐代] 韩愈

......

维是元年,有盗在夏。

欲覆其州,以踵近1武。

皇帝曰嘻,岂不在我。

负鄙2为艰,纵则不可。

出师征之,其众十2旅。

军其城下,告以福祸。

腹败枝披,不敢保聚。

......

《元和圣德诗》又作批注

1近:一作其

2十:一作千

3啖:宋刻作啖

4炙:一作肉

5耦:一作数

6耗于:一作无耗

《元和圣德诗》引用标注

1即阼[jí zuò]: 即位,

【引】登基。《史记·孝文本纪》:“辛亥,皇帝即阼,谒 高庙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庚午,王升坛即阼,百官陪位。”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即阼,物无违拒。”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道光 三十年, 文宗 即阼。”

2负鄙[fù bǐ]: 凭恃边邑。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负鄙为艰,纵则不可。出师征之,其众十旅。” 钱仲联 集释:“ 魏 本引 孙汝听 曰:负恃边鄙也。”

3疆外[jiāng wài]: (1).犹域外。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地方。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疆外之险,莫过 蜀 土。”

4蜀土[shǔ tǔ]: 旧称今之 四川 地方。

【引】《晋书·裴秀传》:“ 蜀 土既定,六军所经,地域远近,山川险易,征路迂直,校验图记,罔有或差。”《宋书·刘粹传》:“远方商人多至 蜀 土资货,或有直数百万者。”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疆外之险,莫过 蜀 土。”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七:“ 西蜀 初定, 成都 帅例不许将家行。 蜀 土轻剽易为乱,中朝士大夫尤以险远不测为惮。”

5吐口[tǔ kǒu]: (1).从口里吐出。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血人于牙,不肯吐口。”

6读命[dú mìng]: 宣读册命。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读命于庭,出节少府,朝发京师,夕至其部。” 方世举 注引《新唐书·百官志》:“册命大臣,则使中书舍人持节读册命。”

7脔炙[luán zhì]: 烤肉片。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万牛脔炙,万瓮行酒。”《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元年》:“ 洪 ( 姚洪 )曰:‘老贼!汝昔为 李氏 奴,扫马粪,得脔炙,感恩无穷。’” 胡三省 注:“脔……肉作片也。炙……燔肉也。”

8帕首[pà shǒu]: (2).裹头。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以锦缠股,以红帕首。”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禽 蜚 、 志葵 ,进围 松江 ,冒 蜚 军帕首入其城,陷之。” 胡人凤 《法华乡志》:“众勇丁转炮向堂上,一时红巾皆出腰间,纷纷然互相帕首。”

9奉诏[fèng zhào]: (1).接受皇帝的命令。

【引】《史记·吕太后本纪》:“王且亦病,不能奉诏。”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 崇文 奉诏,进退规矩。”《玉娇梨》第十一回:“原来 吴翰林 奉诏还京,择了吉日起行。”

10贪杀[tān shā]: 嗜杀。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战不贪杀,擒不滥数。”《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闻琴中有幽沉之声,疑有贪杀之意。”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一幕:“ 吴王 夫差 ,三十二岁,即位不久,喜功贪杀,骄狂自是。”

11整兵[zhěng bīng]: 整饬军队。

【引】《吴子·治兵》:“一鼓整兵。”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四方节度,整兵顿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同父论曹瞒之非》:“ 陈同父 论 曹操 :‘当合 张鲁 之资,乘 汉中 之势,整兵临 蜀 。’”

12出师[chū shī]: (1).出兵。

【引】《左传·文公十六年》:“夫 麇 与 百濮 ,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后汉书·吴汉传》:“每当出师,朝受诏,夕即引道,初无办严之日。”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负鄙为艰,纵则不可,出师征之,其众十旅。” 清 昭梿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乙巳出师。会天大雨,三昼夜不绝。” 茅盾 《喜剧》:“那时 上海 还是 孙传芳 的势力,那时国民革命军还没有出师北伐。”

13稚乳[zhì rǔ]: 婴幼儿;

【引】孩童。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八月壬午,辟弃城走,载妻与妾,包裹稚乳。” 宋 李纲 《夜霁天象明润仰观有感成一百韵》:“屠戮到稚乳,焚烧无尺橡。”

14逐捕[zhú bǔ]: 犹追捕。

【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遂按其前事,遣吏分曹逐捕诸 灌氏 支属,皆得弃市罪。”《汉书·薛宣传》:“久之, 广汉郡 盗贼群起,丞相御史遣掾史逐捕不能克。”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分散逐捕,搜原剔薮。”

15无地自处[wú dì zì chǔ]: 犹无地自容。

【引】《宋书·刘湛传》:“合门惭惧,无地自处。”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 辟 穷见窘,无地自处。”

16枷脰械手[jiā dòu xiè shǒu]: 犹言枷颈铐手。谓拘系囚犯。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 辟 (叛将 刘辟 )穷见窘,无地自处……取之 江 中,枷脰械手。”

17拜叩[bài kòu]: 跪拜叩头。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妇女累累,啼哭拜叩。来献阙下,以告庙社。”

18解脱[jiě tuō]: (1).解除;

【引】解开。《史记·酷吏列传》:“是时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而 成 极刑,自以为不复收,于是解脱,诈刻传出 关 归家。” 司马贞 索隐:“谓脱钳釱。”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解脱挛索,夹以砧斧。”《水浒传》第四二回:“ 赵能 把士兵衣服解脱了,领出庙门去。” 沙汀 《呼嚎》:“‘好吧,你就在屋里领娃娃吧!’她说,开始又解脱那女儿的背带。”

19挛索[luán suǒ]: 系绳。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解脱挛索,夹以砧斧。婉婉弱子,赤立伛偻。” 钱仲联 集释引 祝充 曰:“挛,系也。”

20砧斧[zhēn fǔ]: 亦作“砧斧”。 砧板与斧钺。古代杀人刑具。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解脱挛索,夹以砧斧。”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蒋山致奠》:“不谓变发一朝,竟膏奸邪砧斧,父子死于非命,忠孝萃于一门。” 清 朱琦 《书欧阳永叔〈答尹师鲁书〉后》:“又谓往时砧斧鼎镬,皆是烹斩人之物。然士有死不失义,则趋而就之,与衽席无异。”

21弱子[ruò zǐ]: 幼儿;

【引】小孩。《管子·形势》:“弱子下瓦,慈母操箠。”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婉婉弱子,赤立伛偻。” 宋 苏洵 《权书下·高祖》:“独计以为家有主母,而豪奴悍婢不敢与弱子抗。”

22赤立[chì lì]: (1).赤裸而立,

【引】无所遮饰。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解脱挛索,夹以砧斧。婉婉弱子,赤立伛偻。牵头曳足,先断腰膂。”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 清 王太岳 《铜山吟》:“晨朝集洞口,赤立褫衣裙。”

23牵头[qiān tóu]: (1).拉头。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牵头曳足,先断腰膂。”

24腰膂[yāo lǚ]: (1).犹腰背。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婉婉弱子,赤立伛偻,牵头曳足,先斩腰膂。” 元 赵孟俯 《题耕织图》诗之六:“匍匐行水中,泥淖及腰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二姊怒,操杖遽出。生察其状凶,踩屣欲走。杖起,已中腰膂。”参见“ 腰背 ”。

25体骸[tǐ hái]: 躯壳;

【引】尸骸。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婉婉弱子,赤立伛偻,牵头曳足,先断腰膂。次及其徒,体骸撑拄。” 钱仲联 集释引 祝充 曰:“《古乐府》:‘死人骸骨相撑拄。’”

26骇汗[hài hàn]: 亦作“駴汗”。 因惊恐、惶惧而流汗。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末乃取 辟 ,骇汗如写。” 宋 梅尧臣 《吴冲卿示和韩持国诗一卷辄以为谢》诗:“一日真物来,骇汗沛且渥。” 清 吴省钦 《题土番款塞图》诗:“惊呼駴汗手加额,公神人也诚斯投。” 邹韬奋 《萍踪寄语》五:“ 民国 十五年国民军北伐时代, 荷 属当局骇汗相告,说这一次 中国 的革命青年真要成功了,对侨胞的态度立刻转变。”

27优赏[yōu shǎng]: (1).厚加赏赐。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优赏将吏,扶圭缀组;帛堆其家,粟塞其庾。”《宋史·太宗纪一》:“优赏归顺将士。”

28缀组[zhuì zǔ]: 系结印绶。

【引】指任官。《梁书·张充传》:“彯缨 天阁 ,既谢廊庙之华;缀组 云台 ,终惭衣冠之秀。”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优赏将吏,扶圭缀组。”

29孤寡[gū guǎ]: (1).孤儿寡妇。

【引】《左传·哀公元年》:“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史记·平津侯主父偃列传》:“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哀怜阵殁,廪给孤寡。”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结交重义气》:“吾辈若不为之经纪,则孤寡何所依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继父同居者》:“虽三王之世,不能使天下无孤寡也。”

30赠官[zèng guān]: 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哀怜阵殁,廪给孤寡,赠官封墓,周匝宏溥。”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尚书赠官》:“故事,赠官加故衔一级,如侍郎之赠尚书及左右都御史是也。”

31封墓[fēng mù]: 增修坟墓,

【引】以旌功勋。《史记·周本纪》:“命 闳夭 封 比干 之墓。”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拓跋俭神道碑》:“追崇列辟,事极神魂,再改铭旌,恩隆封墓。”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哀怜阵殁,廪给孤寡。赠宫封墓,周匝宏溥。”

32周匝[zhōu zā]: (3).周到;

【引】周密。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哀怜阵殁,廪给孤寡,赠官封墓,周匝宏溥。” 唐 白居易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朱子语类》卷四:“若不论那气,这道理便不周匝,所以不备。”

33宏溥[hóng pǔ]: 普遍,

【引】遍及。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哀怜阵殁,廪给孤寡,赠官封墓,周匝宏溥。”

34宽免[kuān miǎn]: (1).从宽减免或赦免。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经战伐地,宽免租簿。”《元史·食货志四》:“九年,又下宽免之令,以恤 大都 、 上都 、 隆兴 、 腹里 、 江淮 之民。” 清 张适 《约言·馈送》:“费我心手,作尔人情,门户差徭,急思宽免。” 清 林则徐 《通饬州县解案章程札》:“不可误会本司之意,将应提者率行宽免,不应提者混行提解,操纵任私,高下其手。” 清 平步青 《霞外捃屑·掌故·端肃案》:“朕御极之初,即欲重治其罪,惟思伊等系顾命之臣,故暂行宽免,以观后效。”《“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并盼惩办无耻之徒,宽免学生,以安天下人心。”

35租簿[zū bù]: (1).犹租赋。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经战伐地,宽免租簿。”

36施令[shī lìng]: 施行政令;

【引】施行教令。《鬻子·道符五帝三王传政甲》:“发教施令为天下福者谓之道,上下相亲谓之和。”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经战伐地,宽免租簿,施令酬功,急疾如火。”

37酬功[chóu gōng]: 亦作“酬功”。亦作“酬功”。 奖赏有功劳者。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经战伐地,宽免租赋。施令酬功,急疾如火。”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戊辰公卿之盛》:“今名硕辈出,劳烈孔彰,圣主酬功,将来更不胜记矣。” 清 陈廷敬 《平滇雅·滇池》诗:“我将我师,于野暴露。布惠酬功,急疾如火。” 清 李重华 《道古》诗:“盲 左 既酬功,腐 迁 何愧色?” 太平天国 洪秀全 《整顿属员诏》:“但养尊处优,是酬功极顶,免再操劳闻问国事。”

38氓亩[méng mǔ]: 田野之民。

【引】泛指百姓。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曰吁,伯父叔舅,各安尔位,训厥氓亩。”

39宗祖[zōng zǔ]: 即祖宗,

【引】先祖。《礼记·祭法》:“七代之所更立者,禘郊宗祖,其馀不变也。”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应中贤良科举,是 杜如晦 的重孙,英烈超宗祖,开六钧弓,阅八阵法,读五车书。”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惟文化已止之古民不然:发展既央,隳败随起,况久席古宗祖之光荣,尝首出周围之下国,暮气之作,每不自知,自用而愚,污如死海。”

40百礼[bǎi lǐ]: 各种礼仪。

【引】《诗·小雅·宾之初筵》:“籥舞笙鼓,乐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百礼。百礼既至,有壬有林。” 汉 班固 《东都赋》:“万乐备,百礼暨。”《隋书·音乐志中》:“洽斯百礼,福以千年。”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

41登降[dēng jiàng]: (3).犹进退。指登阶下阶进退揖让之礼。

【引】《墨子·非儒下》:“﹝ 孔丘 ﹞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观众。”《韩非子·八说》:“登降周旋,不逮日中奏百。”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登降周旋’,指古礼也。”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荐于新宫。”《宋史·乐志七》:“肃然威仪,登降周旋。”

42新宫[xīn gōng]: (1).新建的宫室或宗庙。

【引】《春秋·成公三年》:“甲子,新宫灾。” 杜预 注:“三年丧毕, 宣公 神主新入庙,故谓之新宫。” 晋 左思 《蜀都赋》:“营新宫于爽垲,拟 承明 而起庐。”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荐于新宫,视瞻梁梠。”

43梁梠[liáng lǚ]: 房屋的梁和檐。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荐于新宫,视瞻梁梠。戚见容色,泪落入俎。”

44侍祠[shì cí]: 陪从祭祀。

【引】《史记·孝文本纪》:“诸侯王列侯使者侍祠天子,岁献祖宗之庙。”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王及列侯,岁时遣使诣京师,侍祠助祭也。”《后汉书·祭祀志下》:“东庙京兆尹侍祠,冠衣车服如太常祠陵庙之礼。”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戚见容色,泪落入俎。侍祠之臣,助我恻楚。”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 杜祁公 衍 以太子太师致仕 南京 , 仁宗 诏公归以侍祠。”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牛车》:“ 汉 韦玄成 以列侯侍祠,天雨淖,不驾驷马车,而骑至庙下。有司劾奏,削爵。则舍车而骑, 汉 已有禁矣。”

45恻楚[cè chǔ]: 悲痛。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戚见容色,泪落入俎。侍祠之臣,助我恻楚。” 宋 曾巩 《祭王逵龙图文》:“闻公之逝,恻楚歔欷,戴德莫酬,寓荐以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 宗 曳坐,执手款曲,历诉艰难,不觉恻楚。”

46开揭[kāi jiē]: 高举貌。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乃以上辛,于郊用牡。除于国南,鳞笋毛簴。庐幕周施,开揭磊砢。”

47兽盾[shòu dùn]: 虎盾。绘饰虎形的盾牌。因避讳而改。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兽盾腾拿,圆坛帖妥。” 方世举 注:“兽盾,虎盾也。 唐 讳虎为‘兽’。”

48圆坛[yuán tán]: 即圜丘。

【引】《后汉书·祭祀志上》:“为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乡,西上。”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兽盾腾挐,圆坛帖妥。”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五:“ 光武 中兴, 东平王 苍 又请复古礼,虽为圆坛而多采用 前汉 故事。”参见“ 圆丘 ”。

49四罗[sì luó]: (1).四处广布。

【引】 晋 夏侯湛 《禊赋》:“云幕高接,丹组四罗。”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天兵四罗,旂常娿娜。”

50婀娜[ē nuó]: 亦作“娿娜”。 轻盈柔美貌。

【引】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柳》:“高下任人取足,便掐去正心,即四散下垂,婀娜可爱。”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天兵四罗,旂常娿娜。”一本作“ 婀娜 ”。 宋 苏轼 《和子由论书》:“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茅盾 《追求》五:“一个女子的婀娜的背影正在椅巷中间徘徊,吸引了 仲昭 的注意。”

51鱼鱼雅雅[yú yú yǎ yǎ]: 威仪整肃貌。雅。通“ 鸦 ”。鱼行成贯,鸦飞成阵,

【引】故称。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驾龙十二,鱼鱼雅雅。” 钱仲联 集释引 方世举 曰:“鱼有贯,雅有阵,言扈从之象也。”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一:“鱼鱼雅雅,殆取娖队之义,言马之行如鱼贯、如雅阵耳。”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以故海内之士,莘莘济济,鱼鱼雅雅,衣冠俎豆,充牣儒林,抗议发愤之徒绝迹,慷慨悲咤之声不闻,名为士人,实则死人之不若。”参阅 明 杨慎 《升庵诗话·鱼鱼雅雅》。

52轰豗[hōng huī]: 形容众声喧阗。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众乐惊作,轰豗融冶。” 祝充 注:“轰,群车声。豗,相击声。” 宋 文天祥 《文山观大水记》:“其声如疾风暴雷,轰豗震荡而不可御。” 清 黄景仁 《杂诗》:“南人跨犀象,转斗声轰豗。”

53融冶[róng yě]: (3).和乐舒适。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众乐惊作,轰豗融冶。” 宋 杨万里 《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读之使人发融冶之驩,于荒寒无聊之中,动惨戚之感。”

54嘘呵[xū hē]: (1).形容风扬火气。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紫焰嘘呵,高灵下堕。”

55高灵[gāo líng]: 指上苍,

【引】神灵。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紫燄嘘呵,高灵下堕。” 钱仲联 集释引 方世举 曰:“高灵,指昊天上帝也。” 宋 朱熹 《宿武夷观庙堂》诗:“稽首仰高灵,尘缘誓当屏。”《宋史·乐志七》:“神在天兮福我寿我,千万春兮高灵下堕。”

56错落[cuò luò]: (1).分布、排列不规则。

【引】《文选·班固〈西都赋〉》:“屋不呈材,墙不露形,裛以藻绣,络以纶连。 随侯 明月,错落其閒。” 吕延济 注:“错落,分布珠皃。”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群星从坐,错落侈哆。” 钱仲联 集释引 魏怀忠 注:“错落,纵横分布貌。” 钮琇 《觚剩·秋灯》引 清 顾英白 《江城秋灯》诗:“雕锼云母矜 滇 巧,错落珍珠羡 闽 工。”

57侈哆[chǐ duō]: (3).环列,

【引】罗列。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紫燄嘘呵,高灵下堕。群星从坐,错落侈哆。”

58濛鸿[]: 1.混沌貌。

【引】 三国 魏 宋均 《春秋命历序》:“濛鸿萌兆,浑浑混混。”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出湎泣而遐骛,贯濛鸿而上厉。”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渎鬼濛鸿,岳祗嶪峨。” 许地山 《缀网劳蛛》:“咄咄,贪得而无智的小虫!自而今回溯到濛鸿。”

59嶪峨[yè é]: 亦作“嶪峨”。 高大巍峨。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渎鬼濛鸿,岳祇嶪峨。”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米小仪〈题禊帖〉诗》:“ 天章 宝塔高嶪峨,永表 文皇 好文艺。”《宋史·乐志七》:“庆阴彷佛,从坐嶪峨。”

60饫沃[yù wò]: 犹充盈。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饫沃膻芗,产祥降嘏。”

61降嘏[jiàng gǔ]: 降福,

【引】赐福。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饫沃膻芗,产祥降嘏。”《宋史·乐志十二》:“鉴我休德,降嘏产祥。”

62赤麟[chì lín]: 赤色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瑞兽。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凤皇应奏,舒翼自拊;赤麟黄龙,逶陀结纠。” 明 汤显祖 《奉举主刘中丞开府闽中》诗:“鼻祖生玄鸟,耳孙终赤麟。”

63逶陀[wēi tuó]: 盘曲蛇行貌。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赤鳞黄龙,逶陀结纠。”

64黄童白叟[huáng tóng bái sǒu]: 黄口小儿和白发老人。泛指老老少少。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喜噎欧。” 明 汤式 《一枝花·赠人》套曲:“远方,近方,黄童白叟知名望。一人下,万人上,铁券丹书姓字香。”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按:部民保留地方官,例所不许,而贤有司善政所逮,黄童白叟,卧辙攀辕,亦实有出于至诚者。”亦作“ 黄童皓首 ”、“ 黄童白颠 ”。 宋 司马光 《送伊阙王大夫歌》:“黄童皓首接手而游嬉。” 明 袁宏道 《邑钱侯直指疏荐序》:“夫今之黄童白颠,犹昔氓也;高冠长裾,犹昔士也。”

65噎欧[yē ōu]: 喉梗气塞。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喜噎欧。”欧,一本作“ 呕 ”。

66褰举[qiān jǔ]: (2).高飞貌。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乾清坤夷,境落褰举。” 明 刘基 《〈宋景濂学士文集〉序》:“其神思飘逸,如 列子 御风,飘然褰举,不沾尘土。”

67回来[huí lái]: 归来。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帝车回来,日正当午。” 清 李光庭 《乡言解颐·地部·水》:“若独木桥上打筋斗,要栽……顶著风儿撒河灯,回来的快。”

68刬磢[]: 刮削磨刷。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幸 丹凤门 ,大赦天下。涤濯刬磢,磨灭瑕垢。”

69理所[lǐ suǒ]: (4).犹言理之所在。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听聪视明,一似 尧 禹 ;生知法式,动得理所。”

70并包[bìng bāo]: 谓包括各方面。

【引】《庄子·徐无鬼》:“圣人并包天地。”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并包畜养,无异钜细。” 明 张居正 《杂著》:“其招徕并包,盖亦有英雄之度。”

71俭勤[jiǎn qín]: 节约而勤劳。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俭勤,盥濯陶瓦,斥遣浮华,好此绨纻。”《元典章·礼部·服色》:“朕临宝御,励志俭勤,思与普天同臻至治。” 明 吴承恩 《留翁遗稿序》:“为子言则训孝,为臣言则训忠,或以训俭勤,或以训慈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如多财之家,俭勤则常富,不勤不俭则渐贫。”

72盥濯[guàn zhuó]: (1).洗涤。

【引】 晋 陶潜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穫早稻》诗:“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俭勤,盥濯陶瓦。” 宋 司马光 《瘿盆》诗:“谁逢好事得宝蓄,裁供盥濯真可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绣》:“母亦喜,为之盥濯,竟妆,容光焕发。”

73陶瓦[táo wǎ]: (1).用陶土烧成的瓦器。

【引】 南朝 梁 沈约 《七贤论》:“彼 嵇 阮 二生,志存保己,既托其迹,宜慢其形。慢形之具,非酒莫可,故引满终日,陶瓦尽年。”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俭勤,盥濯陶瓦。斥遣浮华,好此绨纻。” 宋 王禹偁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黄冈 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者也。”

74斥遣[chì qiǎn]: 斥退;

【引】驱逐。《后汉书·李固传》:“ 固 所匡正,每辄从用,其黄门宦者一皆斥遣。”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斥遣浮华,好此绨纻。”

75敕戒[lài jiè]: 亦作“ 敕诫 ”。

【引】 告戒,训戒。《孔丛子·论书》:“ 周公 以 成王 之命,作《康诰》焉,称述 文王 之德,以成敕诫之文。”《后汉书·阴识传》:“帝敬重之,常指 识 以敕戒贵戚,激厉左右焉。”《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 亮 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敕戒四方,侈则有咎。”

76遗侣[yí lǚ]: 谓漏网的同伙。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尽逐群奸,靡有遗侣。”

77硕辅[shuò fǔ]: 贤良的辅弼之臣。

【引】 晋 皇甫谧 《高士传·挚恂》:“ 永和 中,常博求名儒,公卿荐 恂 行侔 颜闵 ,学拟 仲舒 ,文参 长卿 ,才同 贾谊 ,实瑚琏器也,宜在宗庙,为国硕辅。”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天锡皇帝,厖臣硕辅,博问遐观,以置左右。” 清 钱谦益 《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李叔元授中大夫制》:“硕辅名卿,往往辈出。”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为国家得能吏百,不若得硕辅一。”

78遐观[xiá guān]: (1).纵观;

【引】遍览。 晋 张华 《鹪鹩赋》:“将以上方不足,下比有馀,普天壤以遐观,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天锡皇帝,厖臣硕辅。博问遐观,以置左右。” 明 方孝孺 《息耕亭记》:“尚修其辞,逞怪披奇,穷精惫思,遐观千载,竟亦何裨?此谓名劳。”

79悌友[tì yǒu]: 谓兄弟姊妹间亲密和睦。

【引】 唐 王勃 《慈竹赋》:“如母子之钩带,似闺门之悌友。”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大孝,慈祥悌友。”

80族亲[zú qīn]: (1).家族和亲戚。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大孝,慈祥悌友。怡怡愉愉,奉太皇后。浃于族亲,濡及九有。天锡皇帝,与天齐寿。”

81亿载[yì zǎi]: 亿年。

【引】 汉 班固 《西都赋》:“图皇基于亿载,度宏规而大起。” 三国 吴 韦昭 《博奕论》:“且以 西伯 之圣, 姬公 之才,犹有日昃待旦之劳,故能隆兴 周 道,垂名亿载。” 晋 陆机 《文赋》:“伊兹文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亿载万年,无敢余侮。”《宋史·乐志八》:“玉帛非馨期感格,降康亿载保登平。”

82万年[wàn nián]: (2).极言年代之久远。

【引】《鹖冠子·王鈇》:“主无异意,民心不徙,与天合则万年一范。”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天锡皇帝,为天下主……亿载万年,敢有违者?”《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大 清 江山一统,太平万年。”

诗词飞花令

诗词飞花令:包含【负】字的诗句

诗词飞花令:包含【可】字的诗句

《元和圣德诗》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近:一作其

2十:一作千

3啖:宋刻作啖

4炙:一作肉

5耦:一作数

6耗于:一作无耗

词典引注

1即阼[jí zuò]: 即位,

【引】登基。《史记·孝文本纪》:“辛亥,皇帝即阼,谒 高庙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庚午,王升坛即阼,百官陪位。”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即阼,物无违拒。”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道光 三十年, 文宗 即阼。”

2负鄙[fù bǐ]: 凭恃边邑。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负鄙为艰,纵则不可。出师征之,其众十旅。” 钱仲联 集释:“ 魏 本引 孙汝听 曰:负恃边鄙也。”

3疆外[jiāng wài]: (1).犹域外。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地方。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疆外之险,莫过 蜀 土。”

4蜀土[shǔ tǔ]: 旧称今之 四川 地方。

【引】《晋书·裴秀传》:“ 蜀 土既定,六军所经,地域远近,山川险易,征路迂直,校验图记,罔有或差。”《宋书·刘粹传》:“远方商人多至 蜀 土资货,或有直数百万者。”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疆外之险,莫过 蜀 土。”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七:“ 西蜀 初定, 成都 帅例不许将家行。 蜀 土轻剽易为乱,中朝士大夫尤以险远不测为惮。”

5吐口[tǔ kǒu]: (1).从口里吐出。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血人于牙,不肯吐口。”

6读命[dú mìng]: 宣读册命。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读命于庭,出节少府,朝发京师,夕至其部。” 方世举 注引《新唐书·百官志》:“册命大臣,则使中书舍人持节读册命。”

7脔炙[luán zhì]: 烤肉片。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万牛脔炙,万瓮行酒。”《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元年》:“ 洪 ( 姚洪 )曰:‘老贼!汝昔为 李氏 奴,扫马粪,得脔炙,感恩无穷。’” 胡三省 注:“脔……肉作片也。炙……燔肉也。”

8帕首[pà shǒu]: (2).裹头。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以锦缠股,以红帕首。”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禽 蜚 、 志葵 ,进围 松江 ,冒 蜚 军帕首入其城,陷之。” 胡人凤 《法华乡志》:“众勇丁转炮向堂上,一时红巾皆出腰间,纷纷然互相帕首。”

9奉诏[fèng zhào]: (1).接受皇帝的命令。

【引】《史记·吕太后本纪》:“王且亦病,不能奉诏。”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 崇文 奉诏,进退规矩。”《玉娇梨》第十一回:“原来 吴翰林 奉诏还京,择了吉日起行。”

10贪杀[tān shā]: 嗜杀。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战不贪杀,擒不滥数。”《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闻琴中有幽沉之声,疑有贪杀之意。”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一幕:“ 吴王 夫差 ,三十二岁,即位不久,喜功贪杀,骄狂自是。”

11整兵[zhěng bīng]: 整饬军队。

【引】《吴子·治兵》:“一鼓整兵。”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四方节度,整兵顿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同父论曹瞒之非》:“ 陈同父 论 曹操 :‘当合 张鲁 之资,乘 汉中 之势,整兵临 蜀 。’”

12出师[chū shī]: (1).出兵。

【引】《左传·文公十六年》:“夫 麇 与 百濮 ,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后汉书·吴汉传》:“每当出师,朝受诏,夕即引道,初无办严之日。”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负鄙为艰,纵则不可,出师征之,其众十旅。” 清 昭梿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乙巳出师。会天大雨,三昼夜不绝。” 茅盾 《喜剧》:“那时 上海 还是 孙传芳 的势力,那时国民革命军还没有出师北伐。”

13稚乳[zhì rǔ]: 婴幼儿;

【引】孩童。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八月壬午,辟弃城走,载妻与妾,包裹稚乳。” 宋 李纲 《夜霁天象明润仰观有感成一百韵》:“屠戮到稚乳,焚烧无尺橡。”

14逐捕[zhú bǔ]: 犹追捕。

【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遂按其前事,遣吏分曹逐捕诸 灌氏 支属,皆得弃市罪。”《汉书·薛宣传》:“久之, 广汉郡 盗贼群起,丞相御史遣掾史逐捕不能克。”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分散逐捕,搜原剔薮。”

15无地自处[wú dì zì chǔ]: 犹无地自容。

【引】《宋书·刘湛传》:“合门惭惧,无地自处。”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 辟 穷见窘,无地自处。”

16枷脰械手[jiā dòu xiè shǒu]: 犹言枷颈铐手。谓拘系囚犯。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 辟 (叛将 刘辟 )穷见窘,无地自处……取之 江 中,枷脰械手。”

17拜叩[bài kòu]: 跪拜叩头。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妇女累累,啼哭拜叩。来献阙下,以告庙社。”

18解脱[jiě tuō]: (1).解除;

【引】解开。《史记·酷吏列传》:“是时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而 成 极刑,自以为不复收,于是解脱,诈刻传出 关 归家。” 司马贞 索隐:“谓脱钳釱。”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解脱挛索,夹以砧斧。”《水浒传》第四二回:“ 赵能 把士兵衣服解脱了,领出庙门去。” 沙汀 《呼嚎》:“‘好吧,你就在屋里领娃娃吧!’她说,开始又解脱那女儿的背带。”

19挛索[luán suǒ]: 系绳。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解脱挛索,夹以砧斧。婉婉弱子,赤立伛偻。” 钱仲联 集释引 祝充 曰:“挛,系也。”

20砧斧[zhēn fǔ]: 亦作“砧斧”。 砧板与斧钺。古代杀人刑具。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解脱挛索,夹以砧斧。”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蒋山致奠》:“不谓变发一朝,竟膏奸邪砧斧,父子死于非命,忠孝萃于一门。” 清 朱琦 《书欧阳永叔〈答尹师鲁书〉后》:“又谓往时砧斧鼎镬,皆是烹斩人之物。然士有死不失义,则趋而就之,与衽席无异。”

21弱子[ruò zǐ]: 幼儿;

【引】小孩。《管子·形势》:“弱子下瓦,慈母操箠。”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婉婉弱子,赤立伛偻。” 宋 苏洵 《权书下·高祖》:“独计以为家有主母,而豪奴悍婢不敢与弱子抗。”

22赤立[chì lì]: (1).赤裸而立,

【引】无所遮饰。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解脱挛索,夹以砧斧。婉婉弱子,赤立伛偻。牵头曳足,先断腰膂。”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 清 王太岳 《铜山吟》:“晨朝集洞口,赤立褫衣裙。”

23牵头[qiān tóu]: (1).拉头。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牵头曳足,先断腰膂。”

24腰膂[yāo lǚ]: (1).犹腰背。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婉婉弱子,赤立伛偻,牵头曳足,先斩腰膂。” 元 赵孟俯 《题耕织图》诗之六:“匍匐行水中,泥淖及腰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二姊怒,操杖遽出。生察其状凶,踩屣欲走。杖起,已中腰膂。”参见“ 腰背 ”。

25体骸[tǐ hái]: 躯壳;

【引】尸骸。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婉婉弱子,赤立伛偻,牵头曳足,先断腰膂。次及其徒,体骸撑拄。” 钱仲联 集释引 祝充 曰:“《古乐府》:‘死人骸骨相撑拄。’”

26骇汗[hài hàn]: 亦作“駴汗”。 因惊恐、惶惧而流汗。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末乃取 辟 ,骇汗如写。” 宋 梅尧臣 《吴冲卿示和韩持国诗一卷辄以为谢》诗:“一日真物来,骇汗沛且渥。” 清 吴省钦 《题土番款塞图》诗:“惊呼駴汗手加额,公神人也诚斯投。” 邹韬奋 《萍踪寄语》五:“ 民国 十五年国民军北伐时代, 荷 属当局骇汗相告,说这一次 中国 的革命青年真要成功了,对侨胞的态度立刻转变。”

27优赏[yōu shǎng]: (1).厚加赏赐。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优赏将吏,扶圭缀组;帛堆其家,粟塞其庾。”《宋史·太宗纪一》:“优赏归顺将士。”

28缀组[zhuì zǔ]: 系结印绶。

【引】指任官。《梁书·张充传》:“彯缨 天阁 ,既谢廊庙之华;缀组 云台 ,终惭衣冠之秀。”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优赏将吏,扶圭缀组。”

29孤寡[gū guǎ]: (1).孤儿寡妇。

【引】《左传·哀公元年》:“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史记·平津侯主父偃列传》:“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哀怜阵殁,廪给孤寡。”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结交重义气》:“吾辈若不为之经纪,则孤寡何所依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继父同居者》:“虽三王之世,不能使天下无孤寡也。”

30赠官[zèng guān]: 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哀怜阵殁,廪给孤寡,赠官封墓,周匝宏溥。”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尚书赠官》:“故事,赠官加故衔一级,如侍郎之赠尚书及左右都御史是也。”

31封墓[fēng mù]: 增修坟墓,

【引】以旌功勋。《史记·周本纪》:“命 闳夭 封 比干 之墓。”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拓跋俭神道碑》:“追崇列辟,事极神魂,再改铭旌,恩隆封墓。”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哀怜阵殁,廪给孤寡。赠宫封墓,周匝宏溥。”

32周匝[zhōu zā]: (3).周到;

【引】周密。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哀怜阵殁,廪给孤寡,赠官封墓,周匝宏溥。” 唐 白居易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朱子语类》卷四:“若不论那气,这道理便不周匝,所以不备。”

33宏溥[hóng pǔ]: 普遍,

【引】遍及。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哀怜阵殁,廪给孤寡,赠官封墓,周匝宏溥。”

34宽免[kuān miǎn]: (1).从宽减免或赦免。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经战伐地,宽免租簿。”《元史·食货志四》:“九年,又下宽免之令,以恤 大都 、 上都 、 隆兴 、 腹里 、 江淮 之民。” 清 张适 《约言·馈送》:“费我心手,作尔人情,门户差徭,急思宽免。” 清 林则徐 《通饬州县解案章程札》:“不可误会本司之意,将应提者率行宽免,不应提者混行提解,操纵任私,高下其手。” 清 平步青 《霞外捃屑·掌故·端肃案》:“朕御极之初,即欲重治其罪,惟思伊等系顾命之臣,故暂行宽免,以观后效。”《“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并盼惩办无耻之徒,宽免学生,以安天下人心。”

35租簿[zū bù]: (1).犹租赋。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经战伐地,宽免租簿。”

36施令[shī lìng]: 施行政令;

【引】施行教令。《鬻子·道符五帝三王传政甲》:“发教施令为天下福者谓之道,上下相亲谓之和。”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经战伐地,宽免租簿,施令酬功,急疾如火。”

37酬功[chóu gōng]: 亦作“酬功”。亦作“酬功”。 奖赏有功劳者。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经战伐地,宽免租赋。施令酬功,急疾如火。”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戊辰公卿之盛》:“今名硕辈出,劳烈孔彰,圣主酬功,将来更不胜记矣。” 清 陈廷敬 《平滇雅·滇池》诗:“我将我师,于野暴露。布惠酬功,急疾如火。” 清 李重华 《道古》诗:“盲 左 既酬功,腐 迁 何愧色?” 太平天国 洪秀全 《整顿属员诏》:“但养尊处优,是酬功极顶,免再操劳闻问国事。”

38氓亩[méng mǔ]: 田野之民。

【引】泛指百姓。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曰吁,伯父叔舅,各安尔位,训厥氓亩。”

39宗祖[zōng zǔ]: 即祖宗,

【引】先祖。《礼记·祭法》:“七代之所更立者,禘郊宗祖,其馀不变也。”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应中贤良科举,是 杜如晦 的重孙,英烈超宗祖,开六钧弓,阅八阵法,读五车书。”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惟文化已止之古民不然:发展既央,隳败随起,况久席古宗祖之光荣,尝首出周围之下国,暮气之作,每不自知,自用而愚,污如死海。”

40百礼[bǎi lǐ]: 各种礼仪。

【引】《诗·小雅·宾之初筵》:“籥舞笙鼓,乐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百礼。百礼既至,有壬有林。” 汉 班固 《东都赋》:“万乐备,百礼暨。”《隋书·音乐志中》:“洽斯百礼,福以千年。”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

41登降[dēng jiàng]: (3).犹进退。指登阶下阶进退揖让之礼。

【引】《墨子·非儒下》:“﹝ 孔丘 ﹞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观众。”《韩非子·八说》:“登降周旋,不逮日中奏百。”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登降周旋’,指古礼也。”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荐于新宫。”《宋史·乐志七》:“肃然威仪,登降周旋。”

42新宫[xīn gōng]: (1).新建的宫室或宗庙。

【引】《春秋·成公三年》:“甲子,新宫灾。” 杜预 注:“三年丧毕, 宣公 神主新入庙,故谓之新宫。” 晋 左思 《蜀都赋》:“营新宫于爽垲,拟 承明 而起庐。”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荐于新宫,视瞻梁梠。”

43梁梠[liáng lǚ]: 房屋的梁和檐。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荐于新宫,视瞻梁梠。戚见容色,泪落入俎。”

44侍祠[shì cí]: 陪从祭祀。

【引】《史记·孝文本纪》:“诸侯王列侯使者侍祠天子,岁献祖宗之庙。”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王及列侯,岁时遣使诣京师,侍祠助祭也。”《后汉书·祭祀志下》:“东庙京兆尹侍祠,冠衣车服如太常祠陵庙之礼。”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戚见容色,泪落入俎。侍祠之臣,助我恻楚。”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 杜祁公 衍 以太子太师致仕 南京 , 仁宗 诏公归以侍祠。”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牛车》:“ 汉 韦玄成 以列侯侍祠,天雨淖,不驾驷马车,而骑至庙下。有司劾奏,削爵。则舍车而骑, 汉 已有禁矣。”

45恻楚[cè chǔ]: 悲痛。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戚见容色,泪落入俎。侍祠之臣,助我恻楚。” 宋 曾巩 《祭王逵龙图文》:“闻公之逝,恻楚歔欷,戴德莫酬,寓荐以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 宗 曳坐,执手款曲,历诉艰难,不觉恻楚。”

46开揭[kāi jiē]: 高举貌。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乃以上辛,于郊用牡。除于国南,鳞笋毛簴。庐幕周施,开揭磊砢。”

47兽盾[shòu dùn]: 虎盾。绘饰虎形的盾牌。因避讳而改。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兽盾腾拿,圆坛帖妥。” 方世举 注:“兽盾,虎盾也。 唐 讳虎为‘兽’。”

48圆坛[yuán tán]: 即圜丘。

【引】《后汉书·祭祀志上》:“为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乡,西上。”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兽盾腾挐,圆坛帖妥。”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五:“ 光武 中兴, 东平王 苍 又请复古礼,虽为圆坛而多采用 前汉 故事。”参见“ 圆丘 ”。

49四罗[sì luó]: (1).四处广布。

【引】 晋 夏侯湛 《禊赋》:“云幕高接,丹组四罗。”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天兵四罗,旂常娿娜。”

50婀娜[ē nuó]: 亦作“娿娜”。 轻盈柔美貌。

【引】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柳》:“高下任人取足,便掐去正心,即四散下垂,婀娜可爱。”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天兵四罗,旂常娿娜。”一本作“ 婀娜 ”。 宋 苏轼 《和子由论书》:“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茅盾 《追求》五:“一个女子的婀娜的背影正在椅巷中间徘徊,吸引了 仲昭 的注意。”

51鱼鱼雅雅[yú yú yǎ yǎ]: 威仪整肃貌。雅。通“ 鸦 ”。鱼行成贯,鸦飞成阵,

【引】故称。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驾龙十二,鱼鱼雅雅。” 钱仲联 集释引 方世举 曰:“鱼有贯,雅有阵,言扈从之象也。”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一:“鱼鱼雅雅,殆取娖队之义,言马之行如鱼贯、如雅阵耳。”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以故海内之士,莘莘济济,鱼鱼雅雅,衣冠俎豆,充牣儒林,抗议发愤之徒绝迹,慷慨悲咤之声不闻,名为士人,实则死人之不若。”参阅 明 杨慎 《升庵诗话·鱼鱼雅雅》。

52轰豗[hōng huī]: 形容众声喧阗。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众乐惊作,轰豗融冶。” 祝充 注:“轰,群车声。豗,相击声。” 宋 文天祥 《文山观大水记》:“其声如疾风暴雷,轰豗震荡而不可御。” 清 黄景仁 《杂诗》:“南人跨犀象,转斗声轰豗。”

53融冶[róng yě]: (3).和乐舒适。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众乐惊作,轰豗融冶。” 宋 杨万里 《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读之使人发融冶之驩,于荒寒无聊之中,动惨戚之感。”

54嘘呵[xū hē]: (1).形容风扬火气。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紫焰嘘呵,高灵下堕。”

55高灵[gāo líng]: 指上苍,

【引】神灵。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紫燄嘘呵,高灵下堕。” 钱仲联 集释引 方世举 曰:“高灵,指昊天上帝也。” 宋 朱熹 《宿武夷观庙堂》诗:“稽首仰高灵,尘缘誓当屏。”《宋史·乐志七》:“神在天兮福我寿我,千万春兮高灵下堕。”

56错落[cuò luò]: (1).分布、排列不规则。

【引】《文选·班固〈西都赋〉》:“屋不呈材,墙不露形,裛以藻绣,络以纶连。 随侯 明月,错落其閒。” 吕延济 注:“错落,分布珠皃。”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群星从坐,错落侈哆。” 钱仲联 集释引 魏怀忠 注:“错落,纵横分布貌。” 钮琇 《觚剩·秋灯》引 清 顾英白 《江城秋灯》诗:“雕锼云母矜 滇 巧,错落珍珠羡 闽 工。”

57侈哆[chǐ duō]: (3).环列,

【引】罗列。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紫燄嘘呵,高灵下堕。群星从坐,错落侈哆。”

58濛鸿[]: 1.混沌貌。

【引】 三国 魏 宋均 《春秋命历序》:“濛鸿萌兆,浑浑混混。”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出湎泣而遐骛,贯濛鸿而上厉。”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渎鬼濛鸿,岳祗嶪峨。” 许地山 《缀网劳蛛》:“咄咄,贪得而无智的小虫!自而今回溯到濛鸿。”

59嶪峨[yè é]: 亦作“嶪峨”。 高大巍峨。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渎鬼濛鸿,岳祇嶪峨。”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米小仪〈题禊帖〉诗》:“ 天章 宝塔高嶪峨,永表 文皇 好文艺。”《宋史·乐志七》:“庆阴彷佛,从坐嶪峨。”

60饫沃[yù wò]: 犹充盈。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饫沃膻芗,产祥降嘏。”

61降嘏[jiàng gǔ]: 降福,

【引】赐福。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饫沃膻芗,产祥降嘏。”《宋史·乐志十二》:“鉴我休德,降嘏产祥。”

62赤麟[chì lín]: 赤色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瑞兽。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凤皇应奏,舒翼自拊;赤麟黄龙,逶陀结纠。” 明 汤显祖 《奉举主刘中丞开府闽中》诗:“鼻祖生玄鸟,耳孙终赤麟。”

63逶陀[wēi tuó]: 盘曲蛇行貌。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赤鳞黄龙,逶陀结纠。”

64黄童白叟[huáng tóng bái sǒu]: 黄口小儿和白发老人。泛指老老少少。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喜噎欧。” 明 汤式 《一枝花·赠人》套曲:“远方,近方,黄童白叟知名望。一人下,万人上,铁券丹书姓字香。”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按:部民保留地方官,例所不许,而贤有司善政所逮,黄童白叟,卧辙攀辕,亦实有出于至诚者。”亦作“ 黄童皓首 ”、“ 黄童白颠 ”。 宋 司马光 《送伊阙王大夫歌》:“黄童皓首接手而游嬉。” 明 袁宏道 《邑钱侯直指疏荐序》:“夫今之黄童白颠,犹昔氓也;高冠长裾,犹昔士也。”

65噎欧[yē ōu]: 喉梗气塞。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喜噎欧。”欧,一本作“ 呕 ”。

66褰举[qiān jǔ]: (2).高飞貌。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乾清坤夷,境落褰举。” 明 刘基 《〈宋景濂学士文集〉序》:“其神思飘逸,如 列子 御风,飘然褰举,不沾尘土。”

67回来[huí lái]: 归来。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帝车回来,日正当午。” 清 李光庭 《乡言解颐·地部·水》:“若独木桥上打筋斗,要栽……顶著风儿撒河灯,回来的快。”

68刬磢[]: 刮削磨刷。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幸 丹凤门 ,大赦天下。涤濯刬磢,磨灭瑕垢。”

69理所[lǐ suǒ]: (4).犹言理之所在。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听聪视明,一似 尧 禹 ;生知法式,动得理所。”

70并包[bìng bāo]: 谓包括各方面。

【引】《庄子·徐无鬼》:“圣人并包天地。”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并包畜养,无异钜细。” 明 张居正 《杂著》:“其招徕并包,盖亦有英雄之度。”

71俭勤[jiǎn qín]: 节约而勤劳。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俭勤,盥濯陶瓦,斥遣浮华,好此绨纻。”《元典章·礼部·服色》:“朕临宝御,励志俭勤,思与普天同臻至治。” 明 吴承恩 《留翁遗稿序》:“为子言则训孝,为臣言则训忠,或以训俭勤,或以训慈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如多财之家,俭勤则常富,不勤不俭则渐贫。”

72盥濯[guàn zhuó]: (1).洗涤。

【引】 晋 陶潜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穫早稻》诗:“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俭勤,盥濯陶瓦。” 宋 司马光 《瘿盆》诗:“谁逢好事得宝蓄,裁供盥濯真可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绣》:“母亦喜,为之盥濯,竟妆,容光焕发。”

73陶瓦[táo wǎ]: (1).用陶土烧成的瓦器。

【引】 南朝 梁 沈约 《七贤论》:“彼 嵇 阮 二生,志存保己,既托其迹,宜慢其形。慢形之具,非酒莫可,故引满终日,陶瓦尽年。”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俭勤,盥濯陶瓦。斥遣浮华,好此绨纻。” 宋 王禹偁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黄冈 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者也。”

74斥遣[chì qiǎn]: 斥退;

【引】驱逐。《后汉书·李固传》:“ 固 所匡正,每辄从用,其黄门宦者一皆斥遣。”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斥遣浮华,好此绨纻。”

75敕戒[lài jiè]: 亦作“ 敕诫 ”。

【引】 告戒,训戒。《孔丛子·论书》:“ 周公 以 成王 之命,作《康诰》焉,称述 文王 之德,以成敕诫之文。”《后汉书·阴识传》:“帝敬重之,常指 识 以敕戒贵戚,激厉左右焉。”《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 亮 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敕戒四方,侈则有咎。”

76遗侣[yí lǚ]: 谓漏网的同伙。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尽逐群奸,靡有遗侣。”

77硕辅[shuò fǔ]: 贤良的辅弼之臣。

【引】 晋 皇甫谧 《高士传·挚恂》:“ 永和 中,常博求名儒,公卿荐 恂 行侔 颜闵 ,学拟 仲舒 ,文参 长卿 ,才同 贾谊 ,实瑚琏器也,宜在宗庙,为国硕辅。”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天锡皇帝,厖臣硕辅,博问遐观,以置左右。” 清 钱谦益 《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李叔元授中大夫制》:“硕辅名卿,往往辈出。”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为国家得能吏百,不若得硕辅一。”

78遐观[xiá guān]: (1).纵观;

【引】遍览。 晋 张华 《鹪鹩赋》:“将以上方不足,下比有馀,普天壤以遐观,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天锡皇帝,厖臣硕辅。博问遐观,以置左右。” 明 方孝孺 《息耕亭记》:“尚修其辞,逞怪披奇,穷精惫思,遐观千载,竟亦何裨?此谓名劳。”

79悌友[tì yǒu]: 谓兄弟姊妹间亲密和睦。

【引】 唐 王勃 《慈竹赋》:“如母子之钩带,似闺门之悌友。”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大孝,慈祥悌友。”

80族亲[zú qīn]: (1).家族和亲戚。

【引】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大孝,慈祥悌友。怡怡愉愉,奉太皇后。浃于族亲,濡及九有。天锡皇帝,与天齐寿。”

81亿载[yì zǎi]: 亿年。

【引】 汉 班固 《西都赋》:“图皇基于亿载,度宏规而大起。” 三国 吴 韦昭 《博奕论》:“且以 西伯 之圣, 姬公 之才,犹有日昃待旦之劳,故能隆兴 周 道,垂名亿载。” 晋 陆机 《文赋》:“伊兹文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亿载万年,无敢余侮。”《宋史·乐志八》:“玉帛非馨期感格,降康亿载保登平。”

82万年[wàn nián]: (2).极言年代之久远。

【引】《鹖冠子·王鈇》:“主无异意,民心不徙,与天合则万年一范。”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天锡皇帝,为天下主……亿载万年,敢有违者?”《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大 清 江山一统,太平万年。”

《元和圣德诗》评析

《批韩诗》

朱彝尊曰:若规模《雅》、《颂》,其实全仿李丞相,或又落《文选》。起处犹近《雅》,微有一二不似。大约中间凡典雅处似《毛诗》,质峭处似秦碑,华润处似《文选》,然通首纯是质峭调。《序》无文章,止直叙,然却亦腴峭有法。只就质语加锤炼,炼到文处。是《文选》句(“腹败”句下)。此等偶句,《三百篇》亦有之。但如此排来,则全觉虫《选》体(“有恇”二句下)。此段全是本《楚茨》化来,追琢可谓极工,所恨者未浑然。若《南海碑》则浑然矣。秦少游谓此系少作,未敢谓然。然《南海》后此十年,要见亦是年力(“乾清”二句下)。禄位名寿,分四大节。“皇帝”字作纲。全是祖《琅琊刻铭》,下字亦多效李(“亿载”二句下)。

《读杜韩笔记》

《皇矣》言“执汛连连、攸馘安安”,《泮水》言“在泮献馘,在泮献囚”。昌黎特从而敷衍之,以警示藩镇。子由议之,非也。《元和圣德诗》:语、麌、哿、马、有五韵通押,即平韵之鱼、虞、歌,麻、尤也。

《唐诗别裁》

昌黎四言,唐人中无与偭者。典重峭奥,体则《二雅》、《三颂》,辞则古赋、秦碑,盛唐中昌黎独擅。

《薛文清公读书录》

韩文公《元和圣德诗》,终篇颂美之中,多继以规戒之词,深得古诗遗意。

《春觉斋论文》

韩昌黎之《元和圣德诗》,厥体如《颂》。其曰:“取之江中……先断腰膂。”读之令人毛戴。……子由以为李斯颂秦所不忍言,而退之自谓“无愧于风雅”,何其陋也。南轩曰:“盖欲使藩镇闻之,畏罪惧祸不敢叛。”愚诵南轩之言,不期失笑。……叛逆至于数世,而魏博最久,此岂畏罪惧祸?鄙意终以昌黎之言为失体。盖昌黎蕴忠愤之气,心怒贼臣,目睹俘闪伏辜,振笔直书,不期伤雅,非复有意为之。但观《琴操》之温醉,即知昌黎非徒能力此者也。

《辑注唐韩昌黎集》

退之《元和圣德诗》,列铭颂体中,文尚质实可观。若论四言诗,则韦、曹诸人,已失前规,三唐间安复论此?

《带经堂诗话》

元和之世,削平僭乱,于时韩愈氏则有《圣德诗》,柳宗元则有《平淮西雅》,昔人谓其辞严义伟,制作如经,能萃然耸唐德于盛汉之表,所谓“鸿笔之人,为国云雨”者也。

《牧斋有学集•顾麟士诗集序》

唐之诗人,皆精于经学。韩之《元和圣德》,柳之《平淮夷雅》,雅之正也。玉川子之《月蚀》,雅之变也。

《韩诗臆说》

此一段乃纪实之词,无庸讳之。诚不必如子由所讥,然如南轩之说,又恐近于宰我之言周社也(“挥刀”三句下)。后石介作《庆历圣德诗》,即本此。此诗虽颂武功,而其意则在宪宗初政,贬斥伾、文、执谊等,故序中即从诛流奸臣说起。而诗中于别白善否一段,尤切切言之。可知主意所在,非以胪成功告庙之词也。

《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

苏、张(按指苏辙与张栻)二说皆有理,张更得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之义。《甘誓》言不共命者则拿戮之,而况乱臣耶?言虽过之,亦昭法鉴。

《纯常子枝语》

夫藩镇之祸,与唐相弊矣,岂退之极写惨毒之刑所能慑乎?

《黄氏日钞》

《元和圣德诗》典丽雄富。前辈或谓“挥力纷纷,争切脍脯”等语,异于文王“是致是附”气象。愚谓亦各言其实,但恐于“颂德”之名不类。或云公之意欲使藩镇知惧。

《瓯北诗话》

《元和圣德诗》叙刘辟被擒,举家就戮,情景最惨。……苏辙谓其“少酝藉,殊失《雅》、《颂》之体”,张栻则谓“正欲使各藩镇闻之畏惧,不敢为逆”。二说皆非也。才人难得此等题以发抒笔力,既已遇之,肯不尽力摹写,以畅其才思耶?此诗正为此数语和也。

《韩柳诗选》

力洗芜词,超出魏晋以上,间似《峄山》、《会稽》诸颂而绝不袭一《雅》、《颂》语,正其笔之高,力之厚,如此才可以追踪《雅》、《颂》耳。一气旋转,历落参差,是太史公笔法。醴郁缥渺,极似汉《郊祀》、《房中》诸作。有此衬笔,与前段相应入妙,便觉韦、班诸诗,未免为《雅》、《颂》所拘,不见精采(“日君”句下)。必前段极开拓,笔致自磊落不羁,收处极其紧炼,便自典重肃穆,须看其用笔之妙,收放有法(末句下)。

《许彦周诗话》

韩退之《元和圣德诗》云:“驾龙十二,鱼鱼雅雅。”其深于《诗》者耶!

《初白庵诗评》

通章以“皇帝”二字作主,即《荡》八章冠以“文王曰咨”章法也,特变《雅》为《颂》耳。

《昌黎先生集》

张栻曰:退之笔力高,得斩截处即斩截。他岂不知此?所以为此言者,必有说。盖欲使藩镇闻之,畏罪惧祸,不敢叛耳。

《栾城集•诗病五事》

诗人咏歌文武征伐之事,其于克密曰:“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其于克崇曰:“临冲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安安。是类是祃,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其于克商曰:“维师尚父,时惟鹰扬。谅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其形容征伐之盛,极于此矣。韩退之作《元和圣德诗》,言刘辟之死,曰:“宛宛弱子,赤立伛偻,牵头曳足,先断腰膂,次及其徒,体骸撑拄。末乃取辟,骇汗如泻,挥刀纷纭,争切脍脯。”此李,斯颂秦所不忍言,而退之自谓无愧于《雅》、《颂》,何其陋也!

《唐宋诗醇》

诛辟一段,借以悚动藩镇,前人论之详矣。至幽、恒、青、魏一段,写诸道震慑,而朝廷慰安镇抚,得体有威,尤是最着意处。

《唐音癸签》

柳州之《平淮西》,最章句之合调;昌黎之《元和圣德》,亦长篇之伟观,一代四言有此,未觉风雅坠绪。韩愈最重字学,诗多用古韵,如《元和圣德》及《此日足可惜》诗,全篇一韵,皆古叶兼用。

《后山诗话》

少游谓《元和圣德诗》于韩文为下,与《淮西碑》如出两手,盖其少作也。

《新刊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

穆修《校定韩文》:韩《元和圣德诗》、《平淮西碑》,柳《雅章》之类,皆辞严义伟,制作如经,能崒然耸唐德于盛汉之表。樊汝霖《韩文公年谱》注:公时年四十,不可谓少。大抵德不足则夸,宪宗功烈固伟,比文、武则有间矣。王荆公尝论《诗》曰:“《周颂》之词约,约所以为严,德盛故也。《鲁颂》之词侈,侈所以为夸,德不足故也。”是诗也,其亦《鲁颂》之谓欤?宪宗平夏、平江东、平泽潞、平蔡、平淄青、而平蜀、平蔡之功,尤卓卓在人耳目者,以公此诗及《平淮西碑》,学者争诵之习且熟战也。

《援鹑堂笔记》

《元和圣德诗》八“语”、九“麌”、十“姥”、三十三“哿”、三十四“果”、三十五“马”、四十四“有”,凡所用皆上声。若据协韵,何无一韵滥入三声耶?

《义门读书记》

二句锁上起下(“掉弃”二句下)。

《文章辨体序说》

《国风》、《雅》、《颂》之诗,率以四言成章;若五、七言之句,则间出而仅有也。《选》诗四言,仅有韦孟一篇。魏晋间作者虽众,然惟陶靖节为最,后村刘氏谓其《停云》等作突过建安是也。宋齐时降,作者日少。独唐韩、柳《元和圣德诗》、《平淮夷雅》脍炙人口。先儒有云:“二诗体制不同,而皆词严气伟,非后人所及。”自时厥后,学诗者日以声律为尚,而四言益鲜矣。

《牧斋有学集•彭达生晦农草序》

昔者有唐之文,莫盛于韩、柳,而皆出元和之世,《圣德》之颂、《淮西》之雅,铿锵其音,灏汗其气,晔然与三代同风。

作者简介

韩愈,唐代,768-824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标签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