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字造字法为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魚形。
【魚】字拼音为yú, 注音为ㄩˊ, 简体部首为魚, 简体笔画为11画。
【魚】字五笔为QOU, 仓颉码为NWF。
【魚】字Unicode码为U+9B5A,位于Unicode编码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区】。
【魚】字属台湾《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用字。
【魚】字简体字为鱼, 异体字:漁 䁩 䏸 䐳 鱼 。
〈名〉
1水生脊椎動物的總稱。冷血、卵生,有鰭、鱗,以鰓呼吸。參見「魚類 」條。
2形狀像魚的動物。
3姓。如唐代有魚朝恩。
4二一四部首之一。
2形狀像魚的動物。如:「鯨魚」、「鱷魚」、「蠹魚」。
魚(yú)字开头词语
【魚白】
【魚鰾】
【魚池】
【魚翅】
魚(yú)字结尾词语
【渾水摸魚】浑水摸鱼 húnshuǐ-mōyú 比喻乘混乱的时机从中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少数豪门,浑水摸鱼,越来越富,越花越有
【鯨魚】鲸鱼 jīngyú 鲸的俗称
【烏魚】
【帶魚】
(注)参考资料:以上【魚】字释义主要来源于台湾教育部《國語辭典》。
漁, 拼音为yú, 注音为ㄩˊ, 笔画为14画, 部首为氵, unicode编码6F01, 汉语字典解释:1、 捕鱼。《説文•部》:“,捕魚也。漁,篆文从魚。”《玉篇•水部》:“漁,捕魚也。”《易•繫辭下》:“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史記•龜策列傳》:“漁者利其肉,寡人貪其力,下為不仁,上為無德。”宋歐陽修《醉翁亭記》:“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 2、 捕鱼的人。南朝梁劉孝威《奉和六月壬午應令詩》:“神心重丘壑,散步懷漁樵。”《徐霞客遊記•楚遊日記》:“一潭澄石隙中,三面削壁下嵌,不見其底,若爬梳沙蔓,令石與水接,武陵漁當為移棹。”清姚燮《歲暮四章》:“旅舶守關停市易,貧漁掠海抗官僚” 3、 侵占;掠夺(财物)。《商君書•修權》:“秩官之吏,隱下以漁百姓,此民之蠹也。”《元史•崔斌傳》:“(斌)既至,凡前日蠹國漁民不法之政,悉釐正之,仍條具以聞。” 4、 猎取(女色
䁩, 拼音为yú, 注音为ㄩˊ, 笔画为16画, 部首为目, unicode编码4069, 汉语字典解释:①一种双眼有白内障的劣马。②同【鱼】。
䏸, 拼音为yú, 注音为ㄩˊ, 笔画为11画, 部首为月, unicode编码43F8, 汉语字典解释:,同【䁩】。
䐳, 拼音为yú, 注音为ㄩˊ, 笔画为15画, 部首为月, unicode编码4433, 汉语字典解释:,同【䁩】。
鱼, 拼音为yú, 注音为ㄩˊ, 笔画为8画, 部首为鱼, unicode编码9C7C, 造字法为象形:像鱼形, 本义为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汉语字典解释:1、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虾。~虫。~网。~跃。~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雁(书信,信息)。~米乡。~尾纹。~目混珠。~质龙文(喻虚有其表)。 2、 姓。
, 拼音为yú, 注音为ㄩˊ, 笔画为12画, 部首为火, unicode编码2426F, 汉语字典解释:同【鱼】。
, 拼音为yú, 注音为ㄩˊ, 笔画为13画, 部首为火, unicode编码242F3, 汉语字典解释:同【鱼】。
, 拼音为yú, 注音为ㄩˊ, 笔画为12画, 部首为目, unicode编码25190, 汉语字典解释:同【䁩】。
, 拼音为yú, 注音为ㄩˊ, 笔画为21画, 部首为馬, unicode编码2996D, 汉语字典解释:同【鱼】。两眼眶有白圈的马
, 拼音为yú, 注音为ㄩˊ, 笔画为10画, 部首为魚, unicode编码29D4B, 汉语字典解释:1、 同“魚”。 ,同【魚】。
, 拼音为yú,wú, 注音为ㄩˊ, 笔画为22画, 部首为魚, unicode编码29EB0, 汉语字典解释:①二鱼。②同【鱼】。
, 拼音为sū, 笔画为16画, 部首为歹, unicode编码23A55, 汉语字典解释:同【】。朽坏,烂。吴语。
汉辞宝©2025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