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 李商隐
韵脚:"寒"韵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晓镜但愁云鬓1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2。
- 标注
- 背景
- 翻译
- 注释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标注
词典引注
1云鬓[yún bìn]: (1).形容妇女浓黑而柔美的鬓发。
【引】《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古辞〈木兰诗〉》:“当窗理云鬓,挂镜帖花黄。” 唐 李商隐 《无题》诗:“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二折:“依着我宁可乱铺着云鬓为贫妇,怎肯巧画娥眉别嫁人。”《三侠五义》第九五回:“进来用灯一照,见 巧娘 云鬓蓬松。”
2探看[tàn kàn]: (1).探寻。
【引】 唐 李商隐 《无题》诗:“ 蓬山 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背景
创作背景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翻译
AI智能翻译
准备来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只愁说鬓发改,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蓬山此去没有多少路,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蓬山作一次:蓬莱)
古诗词翻译
翻译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注释
古诗词注释
注释
⑴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⑵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东风,春风。残,凋零。
⑶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⑷蜡炬:蜡烛。
⑸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⑹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⑺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⑻应觉:设想之词。
⑼月光寒:指夜渐深。
⑽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⑾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⑿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⒀探看(kān):探望。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拼音
诗词拼音
wú tí
无题
xiāng jiàn shí nán bié yì nán, dōng fēng wú lì bǎi huā cán.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chūn cán dào sǐ sī fāng jǐn, là jù chéng huī lèi shǐ gàn.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xiǎo jìng dàn chóu yún bìn gǎi, yè yín yīng jué yuè guāng hán.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péng shān cǐ qù wú duō lù, qīng niǎo yīn qín wèi tàn kàn.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péng shān yī zuò: péng lái
(蓬山 一作:蓬莱)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评析
《玉溪生诗说》
《茧斋诗谈》
《澹山诗话》
《四溟诗话》
《龙性堂诗话初集》
《李义山诗解》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
《初白庵诗评》
《精选七律耐吟集》
《唐诗贯珠》
《唐诗三百首》
《玉溪生诗意》
《唐诗笺注》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
《韵语阳秋》
《瀛奎律髓汇评》
《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
《五朝诗善鸣集》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鉴赏
佚名
1. 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2. 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3.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4.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 ...
诗词赏析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 ...
诗词赏析
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东风”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两个"难"字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前一个"难"是写当初两人相聚的不易,有过多少思念追求;后一个“难”字则写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可见这对恋人的爱情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和辛酸。第二句则写伤别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开凭借的是春风之力,而春风力竭,则群芳凋逝。花尚如此,人就不能怎样了。诗人在这里用暮春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伤。 ...
诗词赏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说的是义山当时的处境艰难,离开徐州到长安后想进翰林院,向令狐綯说明此时,也就是找熟人走个后门,令狐陶升官之后,为了避嫌谢绝见客,致使义山处境尴尬,相见难,离别又不甘心,所以出此名句。
东风无力百花残,当时义山已经很大年纪,东风无回天之力挽救百花的凋零,映射自己留不住青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名句献给所有为理想奋斗终生之人。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和上句呼应,青春难留,云鬓斑白,蜡炬燃尽,月光甚寒。 ...
网络点评
这首《无题》诗写于唐宣宗大中五年。李商隐原在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卢引止幕府任判官。大中五年春,卢弘止病死,李商隐便从徐州回长安。这时,牛僧一派当权,令狐楚之子令狐绹任宰相兼礼部尚书。李商隐年轻时曾和令狐绹一起向他父亲 ...
李商隐的其他诗词
-
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断正长吟。人间路有潼江险,天外山惟玉垒深。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三年已制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终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
-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䌽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
-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齧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