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达行在所三首▪愁思胡笳夕

[唐代] 杜甫

创作时间:757年 创作地点: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 韵脚:"真"韵


1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

生还1今日事,间道暂时人。

司隶章2初睹,南阳气已新。

喜心翻倒3极,呜咽泪2沾巾。

  • 标注
  • 评析
  • 鉴赏

《喜达行在所三首▪愁思胡笳夕》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愁:一作秋

2泪:一作涕

词典引注

1生还[shēng huán]: 活着回来。

【引】《东观汉记·岑彭传》:“嚣尾击诸营, 彭 师殿,东入 弘农 界。百姓持酒肉迎军,曰,蒙将军为后拒,全子弟得生还也。” 唐 杜甫 《喜达行在所》诗之二:“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 金 元好问 《桐川与仁卿饮》诗:“已分故人成死别,宁知尊酒对生还。”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二四章:“在中美合作所里,除了越狱,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

2司隶章[sī lì zhāng]: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载: 新莽 末年 淮阳王 刘玄 起兵后,将北都 洛阳 ,以 刘秀 兼代司隶校尉。 刘秀 置僚属,作文移与属县,从事伺察。一如旧章。 三辅 吏士东迎 刘玄 部队,及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 汉 官威仪!”本谓恢复 汉 朝官仪服饰制度。后用以比喻帝室中兴,

【引】国土重光。《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还睹司隶章,复见东都礼。” 张铣 注:“章,仪也。” 唐 杜甫 《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司隶章初睹, 南阳 气已新。”

3翻倒[fān dǎo]: (1).犹翻转。形容在狂喜或惊惧中不能自持。

【引】 唐 杜甫 《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 仇兆鳌 注:“翻倒,翻喜为悲也。”

《喜达行在所三首▪愁思胡笳夕》评析

《杜臆》

“胡笳”、“汉苑”,追言贼中愁悴之感。直到今日,才是生还;向在“间道”,不过“暂时人”耳:说得可伤。“司隶”二句,以光武比肃宗之中兴。喜极而呜咽者,追思道途之苦,从死得生也。

《杜诗镜铨》

沈著语有深痛(“生还”二句下)。)邵云:接得气色(“司隶”二句下)。

《义门读书记》

接上“贼中来”。忽“贼中”,忽“行在”,笔势出没无端(“愁思”句下)。

《唐宋诗举要》

吴曰:五字惊创独绝(“间道”句下)。

《唐诗品汇》

刘云:五字可伤。即“旦暮人”耳。“暂时”,更警。(“间道”句下)。)刘云:此岂随时忧乐语(“司隶”四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赵汸曰:先言“生还”,亦倒装法。以光武中兴比肃宗兴复,盖其所喜在此。

《读杜心解》

前首本从未达时起也,却预忆行在;此则写初达之情矣。起反转忆贼中,笔情往复人妙……五、六,明写“达”,暗写“喜”。七、八,明言“喜”,反说“悲”,而喜弥深,笔弥幻矣。此为“喜”字点睛处,看翻点法。

《唐诗归》

钟云:此意他人十字说不出(“生还”二句下)。钟云:喜极而泣,非实历不知(末二句下)。

《喜达行在所三首▪愁思胡笳夕》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极致的感情。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乘隙逃出被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投奔在凤翔的肃宗。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到达了朝廷临时所在地(“行在所”),并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他刚刚脱离了叛军的淫威,一下子又得到了朝廷的任用。生活中这种巨大的转折在心底激起的波涛,使诗人简直不能自已。

冒死来归,“喜达行在所”,是应该高兴的时候了,可是诗人仿佛惊魂未定,旧日在长安近似俘虏的生活如历目前:“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凄凉”、“愁思”,那是怎样一种度日如年的生活呵!倏而,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今日”:“生还今日事”。今日值得庆幸;可是“生还”也只有今日才敢想的事啊!昨日在山间小路上逃命的情形就在眼前,那时性命就如悬在顷刻之间,谁还会想到“今日”!“间道暂时人”,正回味着昨日的艰险。诗 ...

杜甫的其他诗词

作者简介

杜甫,唐代,712年2月12日-770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