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出自:[唐代]韩翃所作《寒食》

拼音:chūn chéng wú chǔ bù fēi huā ,hán shí dōng fēng yù liǔ xié 。

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繁体: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翻译: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寒食》原文

[唐代] 韩翃

春城无1处不飞2花,寒食2东风御柳斜。

日暮3汉宫传蜡3烛,轻4烟散入五侯4家。

《寒食》又作批注

1城无:一作风何

2飞:一作开

3日暮:一作一夜

4轻:一作青

《寒食》引用标注

1飞花[fēi huā]: (1).落花飘飞。

【引】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寒食[hán shí]: (1).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 春秋 时 晋文公 负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愤而隐于 绵山 。 文公 悔悟,烧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树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

【引】按,《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则禁火为 周 的旧制。 汉 刘向 《别录》有“寒食蹋蹴”的记述,与 介之推 死事无关; 晋 陆翙 《邺中记》、《后汉书·周举传》等始附会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诸说,惟在春之说为后世所沿袭。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元 仙村人 《春日田园杂兴》诗:“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临行,﹝ 竹子 ﹞执生手曰:‘此归又罹虎口!若得了侬业债,则寒食梨花,求麦饭一盂、纸钱一束,上 真娘 墓一吊;薄命人死无恨耳!’”又,有的地区亦称清明为寒食。 明 张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诗:“欲隐尚违惭 介子 ,年年寒食卧江汀。”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绕了一个大弯,赶到故乡,却正好还在清明寒食的节前。”参阅《太平御览》卷三十、 宋 洪迈 《容斋三笔·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寒食不必清明》。

3传蜡[chuán là]: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舞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 汉 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谓寒食节宫中钻新火燃烛,以赐贵戚近臣,然后传之于民。

【引】 明 张煌言 《清明感怀》诗:“传蜡祗成前代事,藏烟何意异时名。”参见“ 传火 ”。

4五侯[wǔ hóu]: (5).泛指权贵豪门。

【引】 唐 韩翃 《寒食》诗:“日暮 汉 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明 刘绩 《早春寄白虚室》诗:“残雪未消双凤阙,春风先入五侯家。” 清 龚自珍 《摸鱼儿》词:“五侯门第非侬宅,剩可五湖同去。”

诗词飞花令

诗词飞花令:包含【春】字的诗句

诗词飞花令:包含【斜】字的诗句

《寒食》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城无:一作风何

2飞:一作开

3日暮:一作一夜

4轻:一作青

词典引注

1飞花[fēi huā]: (1).落花飘飞。

【引】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寒食[hán shí]: (1).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 春秋 时 晋文公 负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愤而隐于 绵山 。 文公 悔悟,烧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树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

【引】按,《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则禁火为 周 的旧制。 汉 刘向 《别录》有“寒食蹋蹴”的记述,与 介之推 死事无关; 晋 陆翙 《邺中记》、《后汉书·周举传》等始附会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诸说,惟在春之说为后世所沿袭。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元 仙村人 《春日田园杂兴》诗:“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临行,﹝ 竹子 ﹞执生手曰:‘此归又罹虎口!若得了侬业债,则寒食梨花,求麦饭一盂、纸钱一束,上 真娘 墓一吊;薄命人死无恨耳!’”又,有的地区亦称清明为寒食。 明 张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诗:“欲隐尚违惭 介子 ,年年寒食卧江汀。”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绕了一个大弯,赶到故乡,却正好还在清明寒食的节前。”参阅《太平御览》卷三十、 宋 洪迈 《容斋三笔·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寒食不必清明》。

3传蜡[chuán là]: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舞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 汉 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谓寒食节宫中钻新火燃烛,以赐贵戚近臣,然后传之于民。

【引】 明 张煌言 《清明感怀》诗:“传蜡祗成前代事,藏烟何意异时名。”参见“ 传火 ”。

4五侯[wǔ hóu]: (5).泛指权贵豪门。

【引】 唐 韩翃 《寒食》诗:“日暮 汉 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明 刘绩 《早春寄白虚室》诗:“残雪未消双凤阙,春风先入五侯家。” 清 龚自珍 《摸鱼儿》词:“五侯门第非侬宅,剩可五湖同去。”

《寒食》背景

创作背景

  寒食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勤政为民。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纪其实:“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参照。

  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有意见认为此诗正是因此而发。

《寒食》评析

《批点唐诗正声》

禁体不事雕琢语,富贵闲雅自见。

《本事诗》

韩已迟暮,……邑邑殊不得意,多辞疾在家。唯末职韦巡官者,亦知名士,与韩独善。一日,夜将半,韦叩门急,韩出见之,贺曰:“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诰。”韩大愕然,曰:“必无此事,定误矣。”韦就座,曰:“留邸状报制诰阙人,中书两进名,御笔不点出。又请之,且求圣旨所与。德宗批曰:‘与韩翃’。时有与翃同姓名者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进,御笔复批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又批曰:‘与此韩翃’”韦又贺曰:“此非员外诗耶?”韩曰:“是也”。是知不误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君平以《寒食》诗得名,宋亡而天下不复禁烟,今人不知钻燧,又不深习唐事,因不解此诗立言之妙。如“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二语,犹只淡写。至“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上句言新火,下句言赐火也。此诗作于天宝中,其时扬氏擅宠,国忠、铦与秦、虢、韩三姨号为五家,豪贵荣盛,莫之能比,故借汉王氏五侯喻之。即赐火一事,而恩泽先沾于戚畹,非他人可望,其馀锡予之滥,又不待言矣。寓意远,托兴微,真得风人之遗。

《网师园唐诗笺》

不用禁火而用赐火,烘托入妙(末二句下)。

《围炉诗话》

唐之亡国,由于宦官握兵,实代宗授之以柄。此诗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见意,唐诗之通于《春秋》者也。

《诗境浅说续编》

二十八字中,想见五剧春浓,八荒无事,宫廷之闲暇,贵族之沾恩,皆在诗境之内。以轻丽之笔,写出承平景象,宜其一时传诵也。

《唐诗别裁》

“五侯”或指王氏五侯,或指宦官灭梁冀之五侯,总之先及贵近家也。

《大历诗略》

气象词调,居然江宁、嘉州。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气骨高妙不待言,用“五侯”寓讽更微。

《唐诗笺注》

首句逗出寒食,次句以“御柳斜”三字引线,下“汉宫传蜡烛”便不突。“散入五侯家”,谓近幸者先得之,有托讽意。

《而庵说唐诗》

“不飞花”,“飞”字窥作者之意,初欲用“开”字,“开”字不妙,故用“飞”字;“开”字呆,“飞”字灵,与下句“风”字有情。“东”字与“春”字有情,“柳”字与“花”字有情,“御”字与“宫”字有情,“斜”字与“飞”字有情,“蜡烛”字与“日暮”字有情,“烟”字与“风”字有情,“青”字与“柳”字有情,“五侯”字与“汉”字有情,“散”字与“传”字有情,“寒食”二字又装叠得妙。其用心细密,如一匹蜀锦,无一丝跳梭,真正能手。

《批点唐音》

大家语。

《读雪山房杂著》

韩君平“春城何处不飞花”,只说侯家富贵,而对面之寥落可知,与少伯“昨夜风开露井桃”一例,所谓怨而不怒也。

作者简介

韩翃,唐代,-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