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宫春怨
[唐代] 王昌龄
创作时间:733年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韵脚:"阳"韵
西1宫夜静百花香,欲捲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2见月,朦3胧树色隐4昭阳。
- 标注
- 翻译
- 注释
- 拼音
- 评析
- 鉴赏
《西宫春怨》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西:一作空
2深:一作浑
3朦:一作胧
4隐:一作隔
词典引注
1西宫[xī gōng]: (2).离宫,
【引】别宫。《左传·僖公二十年》:“五月乙巳西宫灾。” 杜预 注:“西宫,公别宫也。” 清 钮琇 《觚剩续编·芙蓉阁》:“时 世宗 斋居西宫,建设醮坛,敕大臣制青词一联,悬于坛门。”一说小寝内室,帝王妾媵所居。《公羊传·僖公二十年》:“西宫者何?小寝也。” 何休 注:“西宫者,小寝内室, 楚 女所居也。礼,诸侯娶三国女……夫人居中宫,少在前;右媵居西宫,左媵居东宫,少在后。” 唐 王昌龄 《西宫春怨》诗:“西宫夜静百花香,欲捲珠帘春恨长。”
2朦胧[méng lóng]: (2).模糊不清貌。
【引】 唐 王昌龄 《西宫春怨》诗:“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 昭阳 。” 宋 周密 《甘州·灯夕书寄二隐》词:“敧枕听新雨,往事朦胧。”《西游记》第八回:“只杀得:昏漠漠,星辰灿烂;雾腾腾,天地朦胧。” 清 唐孙华 《帘》诗:“未辨朦胧影,才通笑语声。” 陶斯亮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一:“许多朦胧的往事一下子涌到眼前。”
《西宫春怨》翻译
AI智能翻译
斜抱着云和深见月,树影朦胧隐晦昭阳。
古诗词翻译
翻译
西宫中的夜晚非常清静,只有盛开在宫中庭院内的花朵悄悄地散布着阵阵香气。住在宫中的美人本来想要卷起用珠子串成的门帘出外赏花,却又因无心欣赏而作罢,只有怀着说不尽的怨恨而独守空闺。抱着琴瑟看月亮,许多树隐蔽着昭阳宫。
《西宫春怨》注释
古诗词注释
注释
⑴云和:古代琴瑟一类乐器的代称。
⑵昭阳:宫殿名,曾为赵飞燕所居。这里指皇帝的居处。
《西宫春怨》拼音
诗词拼音
xī gōng chūn yuàn
西宫春怨
xī gōng yè jìng bǎi huā xiāng, yù juǎn zhū lián chūn hèn zhǎng.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xié bào yún hé shēn jiàn yuè, méng lóng shù sè yǐn zhāo yáng.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西宫春怨》评析
《唐诗绝句类选》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历代诗法》
《唐诗笺要》
《唐诗镜》
《唐诗笺注》
《唐诗归》
《唐诗三集合编》
《诗薮》
《唐诗正声》
《增订唐诗摘钞》
《唐贤三昧集笺注》
《唐诗归折衷》
《诗法易简录》
《唐诗摘钞》
《诗式》
《西宫春怨》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诗以一个“春色恼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为背景,描写一个被幽闭在深宫里的少女的一连串动作和意态,运思深婉,刻画入微,使读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并看到了她的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
诗的首句“西宫夜静百花香”,点明季节,点时时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花气袭人的春夜。这一句,就手法而言,它是为了反衬出诗中人的孤独凄凉的处境;就内容而言,它与下文紧密衔接,由此引出了诗中人的矛盾心情和无限幽恨。作者的构思和用词是极其精细的。这里,不写花的颜色,只写花的香气,因为一般说来,在夜色覆盖下,令人陶醉的不是色而是香,更何况从下面一句看,诗中人此时在珠帘未卷的室内,触发她的春怨的就只可能是随风飘来的阵阵花香了。
照说,在百花开放的时节,在如此迷人的夜晚,作为一个正在好动、爱美年龄的少女,既然还没有就寝,早该到院中去观赏了,但她却为什么一直把自己关在室内呢?这可能是她并不知道户外景色这般美好,更可能是有意逃避,为怕恼人的春色勾起自己心事,倒不如眼不见心不烦。可是,偏偏有花香透帘而入,使她又不能不动观赏的念头。诗的第二句“欲卷珠帘春恨长”,正是写她动念后的内心活动。这时,她虽然无心出户,倒也曾想把珠帘卷起遥望一番,但这里只说“欲卷”,看来并没有真的去卷。其实,卷帘不过举手之劳,为什么始而欲卷,终于不卷呢?本句内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原因为:不见春景,已是春恨绵绵,当然不必再去添加烦恼了。 ...
诗词赏析
这首诗以一个“春色恼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为背景,描写一个被幽闭在深宫里的少女的一连串动作和意态,运思深婉,刻画入微,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并看到了她的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
诗的首句“西宫夜静百花香”,点明季节,点明时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花气袭人的春夜。这一句,就手法而言,它是为了反衬出诗中人的孤独凄凉的处境;就内容而言,它与下文紧密衔接,由此引出了诗中人的矛盾心情和无限幽恨。作者的构思和用词是极其精细的。这里,不写花的颜色,只写花的香气,因为一般说来,在夜色覆盖下,令人陶醉的不是色而是香,更何况从下面一句看,诗中人此时在珠帘未卷的室内,触发她的春怨的就只可能是随风飘来的阵阵花香了。
照说,在百花开放的时节,在如此迷人的夜晚,作为一个正在好动、爱美年龄的少女,竟然还没有就寝,早该到院中去观赏了,但她却一直把自己关在室内。这可能是她并不知道户外景色这般美好,更可能是有意逃避,为怕恼人的春色勾起自己心事,倒不如眼不见心不烦。可是,偏偏有花香透帘而入,使她又不能不动观赏的念头。诗的第二句“欲卷珠帘春恨长”,正是写她动念后的内心活动。这时,她虽然无心出户,倒也曾想把珠帘卷起遥望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