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徐步转斜阳


出自:[宋代]苏轼所作《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拼音:zhàng lí xú bù xié yáng 。

诗句:杖藜徐步转斜阳。

繁体:杖藜徐步轉斜陽。

上一句:古城旁。

下一句:殷勤昨夜三更雨,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原文

[宋代]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1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引用标注

1杖藜[zhàng lí]: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

【引】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诗词飞花令

诗词飞花令:包含【杖】字的诗句

诗词飞花令:包含【阳】字的诗句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标注

词典引注

1杖藜[zhàng lí]: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

【引】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背景

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1083年6月;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时苏轼谪居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已经三年,政治打击和仕途挫折使他的心情不免时感悲凉,产生了随遇而安的思想。关于这首词的具体写作时间,从词中写翠竹丛生、鸣蝉四起、红蕖照水、雨后天凉等来分析,可知它是写于元丰六年夏末秋初之际。

作者简介

苏轼,宋代,1036年12月19日-1101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