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出自:[唐代]杜甫所作《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拼音:huáng sì niáng jiā huā mǎn qī , qiān duǒ wàn duǒ yā zhī dī 。
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繁体:黃四娘傢花滿蹊,韆朵萬朵壓枝低。
翻译: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引用标注
1自在[zì zài]: (1).安闲自得,
【引】身心舒畅。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诗之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宋 梅尧臣 《五月十三日大水》诗:“戢戢后池鱼,随波去难留,扬鬐虽自在,江上多网钩。”《红楼梦》第一○九回:“ 贾母 众人听了,心中好不自在。”
2恰恰[qià qià]: (3).象声词。
【引】莺啼声。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诗之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元 张可久 《水仙子·春愁》曲:“景中情谁唤起,听西园恰恰莺啼。” 清 沈湘云 《踏莎行·送春》词:“恰恰莺啼,喃喃燕语,商量欲倩东君住。”
诗词飞花令
诗词飞花令:包含【黄】字的诗句
十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唐代]高适《别董大二首▪十里黄云白日曛》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 [唐代]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 --- [唐代]李颀《送陈章甫》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捲夜来霜。 --- [唐代]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汉代]刘彻《秋风辞》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 [唐代]王昌龄《塞下曲四首▪蝉鸣空桑林》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 [宋代]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 [宋代]曾几《三衢道中》
诗词飞花令:包含【低】字的诗句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宋代]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 [宋代]梅尧臣《鲁山山行》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 [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 [宋代]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攲斜。 --- [宋代]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 --- [宋代]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 [宋代]晏几道《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 --- [宋代]周邦彦《花犯•咏梅》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标注
词典引注
1自在[zì zài]: (1).安闲自得,
【引】身心舒畅。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诗之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宋 梅尧臣 《五月十三日大水》诗:“戢戢后池鱼,随波去难留,扬鬐虽自在,江上多网钩。”《红楼梦》第一○九回:“ 贾母 众人听了,心中好不自在。”
2恰恰[qià qià]: (3).象声词。
【引】莺啼声。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诗之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元 张可久 《水仙子·春愁》曲:“景中情谁唤起,听西园恰恰莺啼。” 清 沈湘云 《踏莎行·送春》词:“恰恰莺啼,喃喃燕语,商量欲倩东君住。”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背景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